东莞南城律师网-知名律师胡正东竭诚为您服务 http://www.nanchenglsh.com 南城律师事务所 免费法律咨询 |
以案说法
以案说法
在校生实习受伤公司拒赔?工伤认定结果有别需留意
东莞南城律师了解到
矫某是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被学校安排到某公司实习,在车间进行板件拆卸作业时砸伤了脚趾,公司以矫某的身份是实习生为由拒绝赔偿,声称双方签订的是实习协议而非正式的劳动合同,因此不进行工伤赔付。
现在,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是很多学校毕业评估的关键部分,南城律师事务所指出,工作实践和在校期间的学习实践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实习期受伤,工伤认定结果有别
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例显示,矫某的实习时间是从2019年2月25日持续到2019年7月31日,矫某于2019年6月30日完成学业,并于同年7月26日在工作场所的制造区域不慎导致左脚趾受伤。
在工伤认定的申请阶段,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机构遵循规定程序进行核查,核实矫某提交的实习合同文本、毕业凭证、学历登记表、薪资记录以及受伤情况的证明文件,依照法律规范判定为工伤。
这是一起典型的实习期间工伤认定案件,矫某虽然是在约定的学生实习期间发生意外,但事发时已经获得了毕业证书,双方之间表面是实习关系,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山东中苑南城律师事务所的南城律师赵琰指出,矫某为用人单位提供了劳动,同时也接受了其管理,双方之间形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这完全符合劳动关系的核心特征,因此依法应当认定为此类工伤。
同是实习期间受伤的事故,今年4月,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里,一名就读于某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王某,其遭受的伤害并不符合工伤认定的要求。
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五日,王某在学校的安排下,到某供应链管理企业进行实践学习。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日,王某在为另一家企业递送资料的过程中意外跌倒受伤,经医疗机构检查确认患有肋骨断裂伤,治疗所产生的费用总额为二万三千八百五十三元。王某将此案提交至审判机关,请求该企业承担其工伤赔偿义务,但最终未获法庭认可。
该案判决明确表示:学校安排学生实习其实质是教学活动的继续,实习生与接收单位之间不存在人身依附关系。双方并未形成劳动意愿,接收单位虽然给予实习生一定的生活补助,但这并非劳动报酬性质,因此双方不构成劳动法律关系,不应给予工伤保险的赔偿。此外,法院提出,即便双方并非存在雇佣关系,但实习生还是能够按照民法典以及相关解释规定,要求获得人身损害的补偿。
实习期算不算工龄?
依照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事项的说明》的文件第十二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工作,不被当作工作,没有形成工作关系,不需要签订工作合同。通常情况下,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不能形成工作关系。不过,就读人员即便尚未完成学业,若为求职打算在招聘单位就职,只要就求职、录用等环节达成共识,就应当视作双方建立了工作关系。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龚勇超这样表示。
实际操作中,部分雇主不把试用阶段算作工作年限,倘若产生纠纷,试用期间的劳动权利极难保障。
早些时候东莞南城律师,北京三中院公布过某个判例,告诫即将毕业的学生在实习阶段要保护自身的正当权利。小张从2016年1月6日开始到某企业实习,到了同年7月1日,他和公司签订了书面的工作契约,约定的年限是三年,后来到了2022年7月1日,他们又续订了三年。但在2020年5月25日,公司通过电话告知小张终止了这份工作契约。
小张认为,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务关系在二零一六年一月六日形成,离职补偿金的计算起始时间应当以那天为基准,而企业则坚持应该以二零一六年七月一日双方签署正式的聘用协议为起点。因此,他们就此问题产生了争议,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诉,并递交了司法诉讼文书。
法院认定,公司清楚小张当年即将完成学业的事实,实习阶段对其进行工作安排并给予报酬,小张实习是为了将来就业,毕业后便与公司建立正式工作关系,因此双方的工作关联期限从2016年1月6日持续到2020年5月25日。
法庭判定,劳动关系的确立通常依据两个核心要素,即合同签署和劳动执行。在司法运作中,对于学生参与工作单位实习的情况,能否界定为劳动关系,需依据实际情形具体分析。
如何提前规避争议
根据实习工作与学习实践的区别南城律师,实习生怎样拟定实践合同,预先防止纠纷发生?
赵琰认为,找工作的学生必须清楚自己的毕业日期,这也就是开始和公司建立工作关系的时刻;应该和公司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而不是实习的协议,不能接受没有内容的合同;并且要规定好试用期的长短、转正的要求以及工资的数额,合同上还要详细说明具体要做的工作、工作的地点、每天工作的时间、工作时间的安排、加班时怎么算钱、以及保险和住房基金怎么交;还要特别注意合同里的违约金条款,除了特殊培训的服务时间和不能去竞争的公司外,合同里不能有违约金的规定。
实习学生进行实践学习,主要目的在于锻炼能力,并非与用人单位形成工作关系,不过用人单位仍需保障实习安全,学校也需共同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必须三方共同签署协议,清晰界定各方职责,同时规定薪资待遇的数额、发放周期以及延迟支付的赔偿条款,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或学校为实习者购买意外保险,确保能够覆盖工作期间可能发生的伤害风险。赵琰这样强调。
赵琰告诫学生,实习期间务必留意资料收集,协议正本、工作日志、薪资流水凭证、群聊文字、意外现场影像等务必妥善保管。由于就业实习与校内实践的法律地位存在差异,必须先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再决定合适的申诉途径。
实习生在用人单位处接受考勤监督,并且单位每月发放报酬,这就形成了实际上的工作关系,一旦产生矛盾,可以去劳动监督机构反映情况,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解决,如果对解决结果不满意,十五天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学生如果在学校进行实习,出现问题时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民事诉讼;如果学校拖欠实习工资,或者安排从事危险工作,也可以向教育管理机构提出控诉。”赵琰说。
东莞南城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