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最新资讯>>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网约自行车火了新问题出现 自行车该停哪里?

摩拜单车”等网约自行车的东风,自行车出行又“火”了一把。因为热衷网约自行车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又掌握了网络等媒体平台的话语权,自行车出行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又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比如停车难,比如无路权。

点击进入下一页

  其实,这些都是老问题,但从未彻底解决。以往骑车出行的,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骑车更多只是为了健身。但现在,自行车出行中遇到的问题,已经不再区分年龄段,成了所有人的问题。今天,我们将要探讨自行车究竟应该停放在哪里。

  骑行者

  停车处处遇难

  “摩拜单车”,这个词最近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年轻人中流行。使用者通过手机软件,可以查看到附近的“摩拜”自行车,只要通过手机扫描车身上的二维码,就能自动开锁、计费,每半小时1元钱。骑行到目的地后,只要停车锁车,就能自动扣款。相比以往的公共自行车,这种网约自行车可以随取、随停,没有固定停放点的限制。与私人自行车相比,它锁车后就完成计费,也不会让人担心丢失。再加上价格便宜、网上热炒,一些年轻人开始转向这种出行方式。

  不过在骑行中,很多使用者也发现了问题。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好停车。小张是个“90后”,最近一个月经常使用网约自行车。他说,他想骑车去一些热闹的地方,但发现很难停车。“比如西单、王府井的大商场门口,根本不让放自行车。”小张说,他只要停在路边,就立刻有保安员过来阻止。

  相比于年轻的小张,“70后”小李更多使用网约自行车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小李是个白领,经常要去一些大酒店参加会议。为了躲避堵车,最近他常常骑网约车。但让他头疼的是,很多大酒店门口都不让停自行车。“开汽车来可以停,但自行车不让放。”小李说,有时候酒店门童让他放到角落的自行车停车区,甚至有时候让他放进地库。“这样一来,徒增很多麻烦,自行车的便利几乎都消失了。”

  记者发现,在海淀区中关村的一些公司附近,尤其是一些产业园区内,都是禁止停放自行车的。此前,曾经出现过上班人士骑车到园区后,停放的自行车被园区保安员移走的事情。虽然后来证实并非没收,只是移到专用的停车区,但这种方式让骑行者们深感不便。

  摩拜公司

  希望多设停车区

  对于停车难的问题,摩拜公司的工作人员也是深有体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摩拜公司人士介绍,目前停车首选是划白线的自行车停车区。这种区域,在上海比较多,在北京只有海淀区的一些地段有,在二环以内的城区还很少。此外,推荐停放在设在人行便道上的白色环形停车架上。

  如果既没有白线区,也没有停车架,那就停在人行道上不影响行人通行的区域。“很多使用者因为不知道该停在哪里,怕因为违停被移走,就小心翼翼地停在公共自行车的车架旁边,摆上一排。”

  摩拜公司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对于中关村等地出现的自行车被移走的情况,他们也认为这种情况应该得到改进。“有的园区很大,但自行车停放区在一个角落。如果停好车,再走回办公楼,十几分钟就过去了,自行车的便利就没了。”

  记者调查

  “中国式停车”最普遍

  近几天,记者走访了北京城区的很多地点,发现骑车者们吐槽的情况的确存在。在西单大街上记者看到,路的东西两侧很少有自行车停放。在老佛爷商场西侧门外,记者尝试把自行车停在并不影响行人通过的便道上,但遭到了管理人员的阻拦。管理人员说,要把车停在别处,门口的区域不许停车。记者注意到,西侧便道除了安保人员的两辆自行车外,并没有其他人的自行车停放。

  在大悦城门口,记者尝试停车同样遭到阻拦。只不过,保安员指引记者把车停在商场北门外的专用区域。这里有专门的牌子提醒,里面有自行车,也有电动自行车。记者观察了一会,发现这片停车区很小,到了下午人流量大的时候,停车区很快满了。即使如此,保安员也不让停在路边,而是让停车人去找其他地方停。记者走访中发现,地铁站周边是自行车停放最集中的地方。在很多地铁站外,既没有专门停车场,也没有白线停车区,甚至没有环形停车架。在陶然亭地铁站东南口外,记者看到,车辆都是自发地停放成一排。经常从这里上下班的人们说,就像“中国式过马路”一样,自行车也是大家自发地停在这里,也就没人管了。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