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业务范围>>刑事辩护

刑事辩护

2014 年劳务派遣新规定带动服务外包兴起,

时间:2024-09-24 22:58 作者:佚名 【转载】

东莞南城律师了解到

劳务派遣转服务外包过程中的用工风险分析及案例分享

活动背景:

事件

通常,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外包给相关机构,由相关机构按照企业的要求安排人员完成相应的业务或职能工作。

2014年3月1日起施行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规定:“劳务派遣数量不得超过用工总数的10%。”新规定的出台,将带动一批新的用工模式兴起,服务外包便是其中之一。

但目前国家对于服务外包的政策还不是很明确,L-在与企业法律同事的交流中了解到,企业非常关注劳务派遣转服务外包过程中的法律风险,例如:

l经常因为工作需要,劳务人员需要到承包方工作,承包方在与承包方签订合同时同意,为方便承包方管理劳务人员,承包方负责提供服务人员的考勤信息。这是否构成“假外包真派遣”?那么劳务派遣与服务外包的具体管理边界该如何界定?如果劳务人员在工作中意外受伤或者与承包方发生劳动争议,承包方是否承担连带责任?责任如何分担?

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劳务派遣岗位数量不得超过10%。原有的劳务派遣人员(岗位数量占40%)如何合理协调调配?派遣合同到期后,公司能否单方面要求其签订外包合同?如果其反对,公司能否直接退回?

l 劳务派遣工成为服务人员,公司无法直接监管,如何防止公司技术和客户信息泄露?一旦泄露,如何追究责任?

当企业要求被派遣劳动者重新签订服务外包合同,劳动者以工龄差距为由要求经济补偿时,企业该如何应对?如果派遣合同解除,还存在经济补偿问题吗?有哪些合规措施可以避免此类问题?

在同一办公区域内,外包服务员工是否需要实现同工同酬,以保证员工积极性?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实际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l劳务派遣转服务外包过程中,会签订服务外包合同。产品验收有什么标准,防范风险?比如在非核心技术的开发中,功能需求满足了,但导致运行缓慢,用人单位能否对产品结果承担责任?

至此,L-This电话会议邀请了知名律所的合伙人律师,从实务的角度就此话题和各位法律同仁进行沟通分享,帮助法律同仁更好地处理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谁应该参与:

WHO 。

中外资企业法务人员

内部法律事务

活动发言人:

某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流程安排:

15:00 会议开始,主持人致辞

15:05 劳务派遣转服务外包过程中的用工风险分析及案例分享

l 劳务派遣与服务外包优缺点分析

l 劳务派遣转服务外包过程中签订外包合同的技巧

产品验收标准

保密条款的制定

责任共担(工伤、劳动争议等)

劳务派遣转服务外包过程中的风险分析及案例分享

职位及员工排序(外包业务选择)

明确管理边界(识别真外包、假外包)

与用人单位实际劳动关系的认定

同工不同酬或同工同酬

服务年限差距和经济补偿

16:00 问答环节

16:30 会议结束

东莞南城律师?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